【方舱医院影像志㉔】任红光:当好“白衣硬汉” 不辜负50多万老区人民的期待
长城网讯(记者袁立朋)在武汉的江岸方舱医院,有一群特殊的白衣战士,他们也身穿防护服,每天在舱内匆匆穿梭,但不查房、不开药,也不管打针输液,却支撑着全舱上千人的物资运转,他们就是方舱的物资运输员,被病人亲切地称为“白衣硬汉”。
任红光在方舱医院的工作。
“在来湖北的路上,我还设想着,如何用所学护理病人,来了以后才发现,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我们。”来自革命老区平山县人民医院的男护士任红光说。方舱医院是感染区,内部的所有工作都要由医护人员完成。保障药品、设备、器械、消杀品的供应,运送全舱近千名病人的一日三餐和他们在舱内的所有生活需求,就成了这些为数不多的男护士的工作。“只要进了舱,全都是一线。你们的任务其实特别重要,全舱的运转,就全靠你们啦!”护士长专门给任红光和男护士们鼓劲加油。
每次进舱工作,任红光与其他医护人员一样,也需要穿戴口罩、帽子、防护服、手套、鞋套、护目镜……经过十几道程序,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每当我们穿着防护服走进方舱的那一刻,不知怎的胸中就升起一股神圣的自豪感,同时也感觉身上的责任沉甸甸的!”任红光说。
物资组每天分4个班,每班4人,6小时替换一次,不分昼夜,轮流上岗。任红光和来石家庄市第四医院,高邑和行唐县人民医院的同行,分到了同一个小组。他们与主要负责某一个区的医护人员不同,而是要负责全舱的A、B、C三个区的所有物资运送工作。
入舱前和出舱后的任红光,每出舱时,都是全身湿透。
为了保证病患的舒适度,方舱内空调的温度比较高,但这却让任红光和物资组的同事们“热不堪言”,“这些工作,换在平时倒是没什么,但现在穿着防护服,就像是被包裹在一个密不通风的塑料袋里负重长跑,不光是体力,对毅力、耐力都是一种挑战。”任红光说。
江岸方舱医院由体育馆改建而成,面积巨大。药品、洗发水、羽绒服、消毒液……任红光和同时们每天都需要在偌大的方舱内不停地走来走去运送物资。每次都是一上班就开始汗流浃背,全身湿透,“我能感觉到衣服里面的汗水顺着裤腿流下来,就像洗了个澡。”不一会儿,口罩也湿透了,会糊在嘴和鼻子上,说话费劲,每一次呼吸都感觉很困难。眼眶上的汗水会在护目镜内横流,不一会就会模糊视线,有时走路都看不清,只能凭记忆。全身的防护装备也很影响交流,来回运送物资时,有时听不太清病人说什么,可注意力太集中了有时还会产生幻听,“说实话,这种情形下,每一趟都是一种考验。”任红光说。
任红光平时戴眼镜,这给他带来了更多麻烦,“别人眼前只有护目镜这一层雾,而我眼前有两层,后来我就在最里边的口罩内垫上一层卫生纸来吸汗。效果还真不错,可一个班下来,卫生纸全湿透了,摘下口罩时,纸都糊在了脸上,脸被泡得又肿又白。”
每到用餐时分,是方舱内里最热闹的时刻,病人们都很兴奋,可却是任红光他们最累的时候。2月下旬,舱内的病人达到高峰,有1000多名。每天早中晚,都会有上千份营养餐和水果送到交换舱,堆起来像一座小山丘。“饭到了,看到这座‘饭菜山’,我们初步估计需要40余车往返。我们四人分工,俩人负责从交换舱内取出,一人负责定数包装后装车,另外一人负责登记并及时通知两个护理站做好接餐准备。”任红光说。
任红光(左三)和同小组的“战友”张亮(左一)、张泽洋(左二)、胡晓凯(右一)在方舱外合影。
如果同时转运餐盒和水果,物资组就会轻松些,但送餐的时间会很长,病人拿到餐盒时饭菜会变凉。为了让病人能吃到热饭,任红光和同事们决定,分两次派送。他们先把饭菜送进各病区。病人开始吃饭时,他们再去分装水果,约1小时后,他们再把水果送到各病区。虽然这样工作量会增一倍,但保证了病人能吃上热饭。“当地政府为病人准备的营养餐非常丰盛,还配上了水果,真是很用心的。我们就应该尽快传递,让每个病人按时吃饭,早日康复。”
同类文章排行
- 201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机遇!
- 竞争激烈!全球工业机器人企业争相抢占中国市
- 201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挑战
- 竞争激烈!全球工业机器人企业争相抢占中国市
- 2015年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 数字展生机文化添活力